about us
关于我们
交易中心介绍
气候与环境变化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,二氧化碳的加剧、全球气候的变暖,威胁着物种的安全、人类的生存,控制温升、减排降碳、刻不容缓。
从1992年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到1997年《京都议定书》,再到2015年《巴黎协定》与2021年《格拉斯哥气候协议》,30年间,国际社会为改善气候变化作出持续努力,并逐步达成在本世纪将温升控制在1.5摄氏度以内的全球共识。
中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践行者和主要参与者,也是最早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报告的国家之一。2020年9月,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作出了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、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。
中国自“十一五”以来,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。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》白皮书(2021年)显示,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了48.4%,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。而要实现碳中和目标,根据国网能源研究数据,到2050年,国家至少需要新增投资138万亿,且仍有62亿吨碳无法抵消。因此,实现“碳中和”,必须一手抓减排,一手抓增汇。
自然碳汇是最经济、无副作用的增汇方案,国务院出台的《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》等一系列文件中均提出要有效发挥森林、草原、湿地、海洋、土壤等的固碳作用,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。其中,海洋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“碳库”,储存了全球约93%的二氧化碳,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多样,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同时拥有红树林、海草床、盐沼三大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,也是国际上唯一有能力提出渔业碳汇的国家,经核算,我国海洋碳汇总储量约80亿吨二氧化碳,每年可吸收12亿吨二氧化碳,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,林业碳汇每年也可吸收12亿吨二氧化碳,因此,自然碳汇将是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必不可少的内容。
然而,自然碳汇与碳排放权在交易标的、交易模式、交易流程方面存在本质不同,在国际上也是两类独立的交易市场,因此,要开展自然碳汇交易,有必要建立单独的自然碳汇交易市场。
依托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(青岛)海陆统筹、技术引领、全面兼顾的技术优势;气候变化与自然碳汇研究中心聚集了原国家海洋局蓝碳工作组、清华大学、国家林草局、中科院、山东大学等国内顶尖高端人才;形成了一批全球近实时碳汇监测等国际领先技术,通过了一系列碳汇计量核心标准;于2021年11月5日,经国家发改委同意,国家自然碳汇交易中心(山东)获批筹建。且交易中心自立项以来,获得了省、部级领导及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,李干杰书记、王宏副部长多次表态鼓励支持交易中心建设。 国家自然碳汇交易中心(山东)将在现有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基础上,探索全新的、以自然碳汇为核心的交易产品和交易模式,围绕“双碳”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,形成全国性自然碳汇交易平台,为政府、企业和个人提供五大方面的服务:
1自然碳汇产品的市场交易:提供碳汇项目上市、评估、交易、结算等一系列服务;2碳标识、碳中和认证:建立商品碳足迹测定及标准体系,开展碳中和评估认证。3交易资格培训及认证:培育掌握自然碳汇交易市场政策、市场规则和交易操作的专业人才。4碳汇金融衍生品交易:开发多管线的碳汇交易金融衍生品,建设碳汇交易金融体系。5基于电商平台,开展碳价值流通体系建设:建立与碳汇市场相衔接的互联网+平台,开发碳汇电商交易模式;
国家自然碳汇交易中心的建设是落实习总书记“双碳”战略愿景的实践创新,助推形成以自然碳汇交易为核心的新型产业集群的同时,助力“碳中和”目标的实现,在全球齐唱“咏碳调”的宏观背景下,体现着中国的大国责任、大国担当。
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(青岛)
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
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
世界经济论坛清洁电力全球未来理事会
世界自然基金会(瑞士)北京代表处
联合国气候链联盟泛太平洋区
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
13285368920
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
(原经济开发区峨嵋山路396号47栋101)
service@carbonexc.com
www.carbonexc.com
联系我们
邮箱service@carbonexc.com
网址www.carbonexc.com
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
(原经济开发区峨嵋山路396号47栋101)